皮膚敏感

皮膚過敏是由多種皮膚過敏反應引起的,通常以面部和其他皮膚細嫩部位瘙癢、脫屑為初始症狀,逐漸發展成耳、頸部甚至全身的輕度水腫、水泡、丘疹、脫皮、浸潤性苔蘚等變化,它具有病因不明、發病率高、易診斷和難治療的特點,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。

1.遺傳因素

早期臨床發現主要受一級親屬遺傳的影響。白種人對酒精、花生和陽光高度敏感,黃種人對樹、草和蟑螂高度敏感,皮膚敏感止痕方法而皮膚針刺試驗陽性的黑人IgE水平變化不大。

HLAⅡ基因相關:人群皮膚敏感問題可能受多個基因位點以及基因頻率相互影響,特異性反應與HLA-DR基因相關。HLA基因位點的多樣性與外源性物質的肽槽結合位置的互相影響,刺激機體的皮層表現形式及反應程度的相關性尚未可知。

基因區域相關:孟德爾遺傳(OMIM)將 “11q13.5、13q-12-q14、5q131-q33、3q21、1q21、17q25及20p基因連鎖”錄為AD的易感基因區域。

2.年齡與性別

嬰兒對食物過敏。濕疹患兒60%以上對食物過敏。嬰兒對牛奶和雞蛋過敏,主要發生在1歲以內,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。由於腸道菌群失調,無法形成穩定的生物屏障,去油脂粒方法免疫系統不成熟的免疫反應降低,導致腸道通透性增大。有害物質(如傳染源細菌、食物抗原、炎性細胞因子等。)侵入腸道血液循環系統,引起食物過敏和一系列皮膚炎症反應。

青少年和吸入物過敏,隨著生長發育、生活習慣和環境的變化,過敏性食物在兒童早期逐漸免疫耐受,青少年對吸入性過敏的狀況正在上升,國內外對吸入性過敏原的研究結果相對一致,主要針對房塵、黴菌、蟑螂、花粉等。吸入性過敏可能與患者表皮中的高親和力 IgE 受體有關,IgE 受體特異性結合敏感物質,刺激呼吸道粘膜產生過敏反應,進一步誘發皮膚炎症反應。

中青年女性與面部複發性皮炎臨床統計:該病主要發生在中青年女性,可能是由於女性在這個階段對皮膚的過度關注。保養或治療不當(主要是使用含有過敏物質或激素的化妝品或藥物)後,過敏物質誘發過敏反應,激素幹擾細胞DNA合成和有絲分裂,抑制皮膚角質細胞等細胞的增殖和分化。最終導致皮膚失去TEWL,角質變薄,皮膚結構異常,皮膚功能紊亂,導致刺激信號和免疫反應增強。最常累及的部位是眶下區、顴骨區和前額,主要表現為幹燥、脫屑、發紅、瘙癢和灼痛。

老年社會女性與瘙癢症 隨著年齡的增長、肌膚閱曆逐漸發展豐富,皮膚感覺就是神經系統功能需求逐漸減退、神經網絡分布情況逐漸通過減少、耐受力分析逐漸增高,新的敏感原可能已經不再能夠成為我國老年人的主要的煩擾。然而伴隨老化,皮脂腺萎縮、TEWL降低、皮膚透明質酸合成技術能力不斷下降,導致肌膚幹燥、油脂分泌減弱引起的皮膚幹燥脫屑性瘙癢會成為新的問題。

3.外界刺激

過敏原按侵襲途徑可分為接觸型、吸入型、攝入型和注射型。檢測方法和種群不同,結果複雜多樣。根據不完全統計和臨床觀察,發現塵蟎過敏原是吸入劑中的主要過敏原,牛奶和蝦是主要食物,花粉是主要接觸者,化妝品是主要接觸者,面部以外的皮膚過敏更常見於藥膏之外。

潮濕環境下皮膚敏感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,如陽光、溫度、季節、環境汙染等。許多研究認為,微生物入侵是皮炎和濕疹患者皮膚敏感的主要原因。